产业合作搭平台闯市场谋创新(政策解读·东北与东部牵手一年③)

这里是广告

  “以前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全听别人的,像个木偶。”哈尔滨海能达科技公司是海能达通信公司的全资子公司,总部位于深圳。谈及一年来的变化,公司副总经理宋秦涛感触颇深。

  只承接软件研发,是总部以前对哈尔滨公司的定位,任务单一。“现在有了更多空间,产品从调研研发到推广签单,子公司全权负责。”宋秦涛目前负责一个全新项目——应急与物联网产品线,大家创新实干的氛围越来越浓。

  “从应届生入职人数看,2016年是60人,去年以来就上升到149人,许多哈工大、哈工程毕业生留了下来。”公司员工潘雪介绍。深哈两地对口合作以来,松北区政府为企业提供了优渥的员工落户、住房等政策。

  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

  两地企业得双赢

  “深圳有资金、管理经验、市场化理念,哈尔滨有原材料、科技人才,两地互补性很强。”哈尔滨万鑫石墨谷科技公司执行董事长方振辉说,公司是宝安集团在哈投资的子公司,以前只有一个楼,对石墨烯进行简单粗加工。去年5月,公司投资16.5亿元建设石墨产业园区,第一期园区已基本建成。引进高精尖技术后,17万平方米的园区既能实现产品深加工,又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,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。

  “南北两地的差异意味着机遇,产业对接空间很大。深圳很多优势值得学习和借鉴,比如机构机制创新、市场化管理模式。”哈尔滨国企哈创投集团子公司爱立方孵化器董事长常舒宇介绍。

  目前,哈创投集团与深创投集团共同出资设立黑龙江红土创投基金,基金规模为3亿元,其中哈创投出资5000万元,深创投出资1.17亿元,其余资金由管理团队负责募集。基金主要投资医疗器械、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。

  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化运作,去年以来,哈尔滨新增深圳自然人或法人投资注册企业146户,占1991年以来深圳在哈投资注册企业总量的四成,深圳企业来哈投资热度明显增强。

  园区共建、政策共享

  改革创新求发展

  前不久,一支由深圳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派出的20人团队来到哈尔滨新区。城市规划、产业布局等专业人才根据调研清单,进行了全面考核,并与深圳高新区、龙华区、宝安区等单位多次对接,研究园区共建模式、组织架构、管理方式等事宜。一份详实的深哈产业共建合作园区可行性研究和实施方案即将出炉。

  “园区内将有跨地区产业合作、税收等方面的创新政策,园区内企业享受深圳市政策,吸引力巨大。”哈尔滨市发改委振兴发展处处长舒杨介绍,目前,以科技创新城二期为依托的起步区,空间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、泰豪文化创意产业园、博睿航天航空等项目正在建设。

  “曾面临土地开发殆尽、干部思想老化等问题,罗湖向改革要出路,实现了再生奇迹。”哈尔滨市平房区委书记、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兴阁在深圳挂职。在他看来,不改革不创新躺在功劳簿上,曾经风光无限也会面临凋谢。“罗湖经验给了我很大启示,实现哈南地区振兴发展,改革创新是唯一出路。”

  “一年来,深哈合作在产业合作、园区合作等重点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但也要看到,相比中央要求,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。”哈尔滨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举例,学习交流等软合作居多,围绕科技创新、产业项目合作的硬合作偏少;已签约项目要素保障尚需夯实;中介机构等平台载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;标志性、牵动性、示范性事项偏少,有待创新破题。

  线下线上、搭建平台

  多元需求获满足

  奇特的赫哲族鱼皮工艺品、精致的俄罗斯手工套娃……去年底,哈深对俄文化艺术博览会上的展品让深圳企业家赞不绝口。为促进两市市场主体多渠道、宽领域对接合作,一年来,一系列经贸文化交流活动有序进行。第十三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、第十七届中国哈尔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、第三届中俄博览会、深圳哈尔滨绿色食品展销会等活动提供了多元化平台。

  除了园区、展会等线下模式,产业合作也在积极探索线上模式。近日,哈尔滨某电子通信项目负责人打开浏览器,进入深哈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。点击“我要申报”,就成功在平台上发布了“股权融资1000万”的信息。“一直关注着深哈合作的信息,每次要单独在网上搜索整理,现在有平台集中提供信息,看政策、找资金都更方便了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“深哈对口合作信息共享平台由哈尔滨市发改委发起、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同建立,正在试运行。”舒杨介绍,随着两地合作深入,受时间、空间等因素制约的线下交流已经不能满足大量市场主体的合作需求。建立平台就能第一时间将两地市场主体的既有信息进行高效对接,为合作企业提供服务。

这里是广告,联系


24小时热闻
友情链接
BS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:00307I10001R0S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:00307Q10176R1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多言头条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